长江存储致态TiPlus7100 4TB满盘读写测试:性能几乎没有下降
一、前言:看看满盘状态下致态TiPlus7100 4TB性能会如何!还有很多同学对长江存储品牌的存储产品不信任。在选择SSD时,他们会优先选择三星、西部数据等品牌。
鉴于此,我们这次将对长江存储TiPlus7100 4TB SSD 进行更加严格的测试,将SSD 填充80% 的数据,也就是磁盘快满的时候,看看它的读写体验会如何。大幅下降?
TiPlus7100 4TB采用长江存储自有晶叠Xtacking 3.0架构NAND闪存颗粒,I/O速度高达2400MT/s,比市场同类产品快50%以上。
只需要搭配简单的4通道主控即可实现7000MB/s的读取速度。如果搭配8通道主控,可以轻松实现14000MB/s的读写速度,这也是当今PCIe 5.0 SSD的性能极限!
很多同学不明白为什么SSD和手机用得越多速度就越慢。这是一个简短的解释。
某同学的120G固态硬盘(实际可用容量为112GB)剩余可用空间不足5GB。 C盘和D盘都是红色的。这种做法对硬盘的危害极大,不仅寿命,而且速度也会大大降低。
我们知道闪存颗粒有P/E擦除和写入限制,所以目前SSD都有带有均衡擦写技术,复制到SSD上的数据不会像机械硬盘那样连续放在一起。当一个块当前写入数据时,它将立即被删除。下次写入时,master会将数据存储在其他区域,以保持每个块的写入次数处于平衡水平,不让数据丢失。由于重复擦除,块会被提前废弃。
前面我们知道,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每天都会向SSD写入10~50GB的临时文件数据。如果整个SSD只剩下5GB的可用空间,而每天至少需要写入10GB的数据,TLC闪存300次的可擦写寿命很快就会被消耗殆尽,所以固态硬盘一定至少要保留20%的可用空间。对固态硬盘寿命的影响如上所述。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可用空间不足对速度的影响。
以上是SSD容量使用50~100%时读写速度的变化。当剩余50%可用空间时,速度比可用空间用完时快约10倍。为什么同一个固态硬盘在填充不同数据量的情况下性能差距这么大?
闪存颗粒中的数据删除不是以单个字节为单位,而是以固定块为单位。块大小在256K到20MB之间。由于闪存块数据无法直接覆盖,所有SSD都存在写放大问题。
当向闪存块写入4KB数据时,如果恰好整个块为空,则直接写入4K数据,写入放大率为1。
当要向闪存块写入4KB数据时,如果64KB块已经存储了48K数据,那么抱歉,需要先将原来的48K数据复制到内存中,然后主控将擦除该块中的所有数据。闪存块。除此之外,最终要写入的4K数据将与原始48K数据一起写入闪存。实际上一共写入了52KB的数据,此时的写入放大比为52/4=13。
SSD 的可用空间越多,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就越低。当SSD剩余可用空间所剩无几时,写入放大率会增加,SSD的读写速度会急剧下降。
事实上,SSD厂商也考虑到了上述情况,通常会为SSD预留一些额外的冗余空间。比如240GB的SSD一般有16GB的冗余空间,480GB的SSD一般有32GB的冗余空间,但这个空间的作用非常有限。
附注有些手机会释放SSD的冗余空间,让用户拥有更多的存储空间。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可取。
当可用存储空间比较充裕时,影响可能并不大。但一旦手机的存储空间耗尽,如果没有足够的冗余空间,闪存的写入放大率将非常可怕,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同时,手机的读写速度也会变得极其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