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看点汇总:首次配备能效核 最高144核心
采用Intel3制程技术,多达144个核心,每瓦性能提升高达2.6倍,机架性能提升4.2倍,并能以3:1的比例替代旧系统与机架集成……Intel Xeon 6来了!
6月6日这个特殊的“6”日,英特尔推出了首款搭载高能效核心的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产品(代号Sierra Forest)。
同时,英特尔还介绍,在数据中心需求不断演进、不同应用场景需要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的背景下,全新至强品牌倡导——性能、能效、质量、安全。
首次推出的“至强6”的命名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比如至强首次推出了两条主力路线。其中,本次发布的SierraForest Xeon 6000E系列采用高能效核心设计,适合高密度、水平扩展的工作负载。带来性能和能效的双重提升。
至强6性能核心处理器——至强6000P系列,代号Granite Rapids,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亮相。它将使用性能核心为计算密集型应用、人工智能工作负载和其他需求提供更高的性能。
虽然Intel早在12代酷睿处理器上就引入了性能核心和能效核心的混合架构设计,但在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领域的Xeon上,他们并没有根据使用场景采用混合架构,但“”他们分为两个方向”,但两种架构是兼容的,共享软件堆栈以及软硬件供应商的开放生态系统。
回到本次推出的至强6高能效核心处理器,基于Intel3工艺技术,最高拥有144核心144线程(能效核不支持超线程,性能核支持),双路可达288核心。
根据英特尔公布的数据,在媒体转码工作负载中,与第二代至强相比,至强6高能效核心处理器可提供高达4.2倍的机架性能提升和高达2.6倍的每瓦性能提升。
Xeon 6高能效核心处理器凭借高核心密度和每瓦性能优势,以往第二代至强需要200机架处理的任务,如今只需要66个机架,实现3:1的比例进行旧系统替换和机架整合。
不仅可以节省空间和能源消耗,赋能AI等创新项目,还可以大幅减少碳排放,实现打造绿色算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至强6处理器不仅能够比第二代至强处理器带来4倍以上的性能提升,而且与第五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相比,在很多负载上也带来性能提升。 ——综合性能提升18%,特别是能效方面,全面升级,在40%-60%利用率范围内节能效果最佳,可降低功耗280W,从而帮助数据中心降低能耗电力消耗和冷却费用。
性能和能效的升级使得至强6高能效核心处理器特别适合云原生应用和基于微服务的网络功能、分布式数据分析、内容分发网络以及需要高密度、水平可扩展的消费数字服务工作负载。
针对AI、科学计算、计算机服务、通用计算等业务场景,将于第三季度亮相的英特尔至强6性能核心处理器值得期待。
英特尔表示,它最多支持128个核心和256个线程、12个内存通道,并支持DDR5核心MCRDIMM等功能。在AI推理和通用计算方面,可以比第五代至强处理器性能提升一倍,在科学计算方面的性能可以是第五代至强处理器的2.3倍。
本次大会上,众多英特尔合作伙伴还带来了搭载最新至强6高能效核心处理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例如,金山云发布了搭载Intel Xeon 6高能效核心处理器的第九代金山云。高效云服务器SE9;南大通用分享了其专门针对提高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等而设计的分布式逻辑数据仓库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