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高通联手打苹果!曾经的Wintel联盟跌下神坛
近日,微软发布了新一代Surface系列产品,包括11188元起的Surface Laptop和8688元起的Surface Pro 10,向苹果MacBook Air和iPad Pro发起新一轮挑战。
Windows赢了PC市场,苹果的极致体验罕有对手
微软和苹果在个人电脑领域的竞争由来已久。借助“Wintel联盟”的产品协同,Windows+Intel芯片的产品组合几乎统治了传统笔记本市场。包括联想、戴尔、惠普等品牌在内的主流笔记本产品大多搭载Windows操作系统和Intel处理器芯片。
苹果MacBook笔记本电脑在便携性、续航、流畅体验等方面一直具有优势。早在20世纪90年代,苹果就凭借其PowerBook产品线在笔记本电脑市场发挥了先锋作用。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英特尔芯片的普及,苹果也开始转向x86架构处理器。 2008年推出的MacBook Air彻底改变了传统笔记本的造型,为极简轻薄设计树立了新标杆。家喻户晓的“牛皮纸袋”发布会已成为科技行业的经典产品发布时刻。
此后,苹果MacBook产品线在设计理念、用户体验、生态深度融合等多方面不断创新,在高端笔记本市场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份额。
尤其是自2020年推出基于ARM架构的自主设计M系列芯片以来,MacBook在体验流畅度、续航等关键指标上遥遥领先于Windows笔记本阵营,并以此向高端发展。移动办公、内容创作等细分领域。该领域继续蚕食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
目前,苹果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笔记本品牌,产品线也日趋完善。从MacBook Air到MacBook Pro,全面覆盖从轻薄便携到专业创作的各种移动办公场景。
与此同时,在平板电脑市场,苹果的iPad系列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近年来,iPad Pro产品线在M系列芯片的加持下,性能不断增强。结合苹果自家的生产力应用,逐渐向内容创作、轻办公的方向发展。与MacBook产品线一起,苹果完成了从移动办公到专业创作场景的全线布局。
面对苹果在移动个人计算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攀升,微软也不甘人后,积极通过自有Surface产品线探索Windows个人计算的多种可能性。
其中,Surface Pro是微软推出的与iPad Pro竞争的二合一平板产品。可拆卸的键盘设计使其能够同时用作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而Surface Pro X则搭载了微软自主定制的ARM处理器SQ1/SQ2,希望在续航能力上有所突破。
另一款重要产品Surface Laptop 是微软的超级本笔记本电脑,与MacBook 竞争。它一直被认为是移动办公体验最佳的Windows笔记本电脑之一。
无论是定位平板、二合一平板笔记本还是超极本,Surface系列产品的硬件设计和一些创新体验都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但由于长期受制于传统x86处理器的局限,在续航时间和发热散热等移动体验关键指标上,与苹果产品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例如,Surface Pro 一直配备冷却风扇,而苹果的M 芯片iPad Pro 可以设计为无风扇。
高通入局PC,为Surface注入ARM芯
看到苹果转用ARM后取得的巨大成功后,微软自然想为Surface寻找合适的ARM内核,但遗憾的是无法竞争。直到高通借势AI PC高调进军PC市场,发布了Snapdragon X Elite和X Plus,为Surface提供了挑战MacBook和iPad Pro的核心动力。
去年年底,高通推出了Snapdragon X Elite处理器,正式进军笔记本电脑领域。这款基于ARM架构的SoC芯片集成了CPU、GPU和专用的Hexagon AI加速器。凭借台积电的4nm制程工艺、12核CPU设计以及高达4.3GHz的主频,预计将比基于x86的产品获得性能优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Hexagon AI加速器集成到了Snapdragon中
高通公布的数据显示,Snapdragon X Elite的CPU多线程性能比同为ARM架构的Apple M3更好。更令人兴奋的是,与x86架构产品相比,它在单核/多核性能和功耗控制,特别是电池寿命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最高可达x86产品的2倍以上!
继Snapdragon X Elite之后,高通今年针对高端PC市场推出了Snapdragon X Plus处理器。采用10核设计,主频3.4GHz,高通公开的性能数据再次证明了其全面碾压同级别x86产品的能力。
面对骁龙X Elite和X Plus的靓丽数据,搭载该芯片的Surface自然更具竞争力。据微软官方数据显示,搭载高通骁龙X Elite/X Plus芯片的Surface Laptop相比上一代产品,性能提升了惊人的86%。
微软首席执行官确实表示,该公司正在“全面重新思考”Windows系统的人工智能,并强调他们已经拥有性能最好的ARM处理器。此外,他还提到,公司目前的举动正在推动行业内的竞争程度,并希望Windows和Mac之间能够恢复真正的竞争。
ARM补齐了“芯”差距,AI让微软占据先机
微软在Build开发者预览大会上提出的“Copilot+PC”概念,展现了其在AI PC领域的野心。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 强调了Copilot+ PC 作为“新型Windows PC”的重要性,并指出它依赖于神经处理单元(NPU) 芯片组,这是高通等制造商使用Snapdragon 等芯片奠定的基础X精英。
AI技术的进步让微软在硬件和软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Copilot+PC系统需要提供至少40TOP的NPU性能,这使其在处理生成式AI Copilot流程时能够不依赖云端,在本地进行处理。这一性能使得Copilot+PC 比配备M3 处理器的最先进MacBook Air 快58%,并且续航时间超过一天。
Copilot+PC的定义至少需要16GB内存、256GB SSD和集成NPU,达到40 TOPS以上。这表明了微软构建全新系统架构的决心,该架构结合了CPU、GPU和NPU的强大性能,提供全天的电池续航时间以及访问最先进AI模型的能力。
软件方面,微软通过重构Windows 11系统,为Copilot+PC带来了革命性的功能。其中,“审阅”和“实时字幕”两项新功能尤为引人注目。
“回顾”功能记录了PC上的所有操作,帮助用户从PC上浏览过的任何应用程序、网站、文件的印象中找到线索,或者通过截图查找内容,仿佛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值得一提的是,“回顾”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专属的个性化语义索引,并且截图保存在PC上。用户还可以删除单个快照以维护隐私和安全。
在NPU的支持下,Windows 11的“实时字幕”具备翻译功能,可以将PC传输的音频统一转换为英文字幕。它支持包括中文在内的40多种语言,即使离线也可以生成实时字幕。
这两项功能的加入,不仅增强了Copilot+PC的实用性,也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它们展示了微软在AI领域的创新能力以及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使得Copilot+PC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可以与苹果MacBook系列竞争。
微软+高通联手打苹果,中伤的可能是Intel
过去几十年里,“Wintel联盟”在个人电脑市场构筑了极其深厚的软件生态壁垒。即使苹果的产品体验再出色,也很难在很多专业领域获得市场优势,只能在移动办公、内容创作等特定场景中展开竞争。一些用户。
但去年以来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给技术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才有真正机会动摇“Wintel联盟”的统治地位。
一方面,人工智能催生了新的应用模式,比如生产力、内容创作等场景。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或轻量级应用获得强大的AI能力支持,如文本生成、图像编辑、视频编辑等,复杂的任务只需云入口即可。
另一方面,AI的加持让个人电脑迈入AI PC时代,集成专门的AI加速硬件,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智能体验,提升设备性能。
同时,半导体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芯片性能提供了硬件保障基础。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先进的3nm、4nm等制程技术为包括苹果M系列、高通骁龙在内的众多旗舰移动芯片提供了制造支持,帮助这些产品实现了优异的性能和功耗。苹果公司M系列芯片的巨大成功为基于ARM的PC提供了借鉴。
历史机遇、芯片行业的发展以及苹果早期探索道路,让以Surface为代表的ARM版Windows大概率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它让Windows用户有机会获得像苹果MacBook和iPad Pro一样出色的产品体验感受。
但苹果和Windows的根本区别不仅在于硬件架构的差异,还在于软件生态和使用习惯的分离。这是许多Windows用户望而却步的关键原因。但现在,ARM处理器的加入为他们提供了一种选择,既兼容Win x86生态系统,性能突出,又具有更长的电池寿命和更低的发热量。